赤松亡國論 Kuang-chi Hung

 Kuang-chi Hung

epstrSoo時f3g40hf10 4g小1a  · 




這張〈大日本林相圖〉長達5公尺,寬則有3.8公尺,為東京帝國大學農科大學造林學教授本多靜六於1899年所製作,翌年被農商務省送至巴黎的萬國博覽會參展。為什麼本多教授要製作這張圖?答案可能跟他的頭髮有關。

1890年,從東京農科大學畢業的本多靜六,自費前往德國慕尼黑大學留學。在留學期間,他深受洪堡以降植物地理學以及日後稱為演替(succession)的見解所影響。不過,值得指出的,當20世紀的演替說係以陽性樹種為起點,逐步勾勒陰性樹種逐步出現,取代陽性樹種,最後演化出極相(climax)的過程,本多靜六的觀點係反其道而行。他把陰性樹種構成的林相為第一階段,將陽性樹種之出現視為後續階段,且視之為林相逐步劣化,而非演進至極相的過程。

以此為視角,本多靜六試著以「植群」或「植物帶」為單位,在為日本森林做分類(包含於1895年被納入帝國版圖的臺灣)的同時,推敲日本森林的未來。結果讓他憂心。他觀察到,在日本不少區域,喜好太陽、可在土地貧瘠之處生長的赤松林有逐步擴大的跡象,這意味著日本的森林已逐步劣化。基於此觀察,他於1900年在《東洋學藝雜誌》發表〈我國地力の衰退と赤松〉一文,為日本森林的劣化提出警訊。對當時讀者而言,這位留德博士竟可將赤松此常見樹種與地力衰退連結在一起,是以半開玩笑地稱此論點為「赤松亡國論」。

本多靜六喜歡這個名稱。依他所見,就如同「面相」可透露人的命運一般,從各國的林相便可看出國運。在以赤松亡國論引起林業界與輿論注意後,他在大小演講場合倡言「林相與國運的關係」。他說國家就像人,森林就如同人的頭髮。他會跟聽眾開玩笑,說他稀疏的髮量已暗示他是多少年紀,位於人生的那個階段。在一陣鼓掌與哄笑後,他會正色說道,森林與國家的關係也是如此;當一國的森林已開始走下坡,如人的頭髮已逐漸稀疏,就意味著該國已到遲暮之年。當然,他表示,就如同人可透過養生,讓身體強健,頭髮自然也就濃密烏黑,國家也可透過種種手段,讓林相維持最佳狀態,這無疑是確保國運於不墜的第一步。本多靜六認為,這便是林業經營的精神所在;雖說林業勢必得顧及木材產出,但林業不能只汲汲營營於木材產出。以其森林帶研究為例,他說他在意就是找出日本帝國各地的原生林相為何,再以合適的方式經營之。只要經營得當,他認為,林業在生產木材的同時,也能確保原生林相不至於劣化,避免陽性樹種的大舉入侵。 

回到這張林相圖。這不只是張描繪各類森林分佈在那裡,又受到什麼環境因子所影響。這是張日本帝國的髮量分佈圖,同時也是張面相圖,透露著日本帝國的國運。

資料來源:

Kuang-chi Hung


Share this:

CONVERS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