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樹木風險評估
樹叉的解剖和形態 Tree fork anatomy and morphology
樹叉的解剖和形態 Tree fork anatomy and morphology
在樹藝學中,樹叉就定義就是雙主幹交匯的點稱為樹叉(Tree fork),雙主幹夾皮常常會發生問題,但沒夾皮的雙主幹比較不容易發生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萌芽管理
萌芽管理是針對斷頭、截頂過後產生的不定枝進行管理,進而促進傷口癒合,重新培養出結構較佳枝條的修剪方法。
樹長不好是不是得病了
「我們這邊樹都長不好,是不是得病了?」
過去一週,筆者歷經手機被管制的生活,臨走前,因為「森林系畢業」這個少見的經歷,被主任抓去問了幾個樹木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一般人對樹木常有的迷思,故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培養良好的樹體結構- 結構修剪
樹和人類很像,幼年時需要長達25年的修剪和訓練,以培養可以安享天年的強健結構。
樹木防颱檢查與風險改良
氣象局年初預估,今年春雨減少且氣溫偏高,並且大約五月就會有颱風生成,全台應提早做好防颱防汛準備。
我們最近替位於大肚山稜線上的動物之家,進行了一次全區的風險評估。用樹木風險評估的專業和經驗,把可能發生折損意外的樹體找出來,並立即進行修剪矯正。
並非高大的樹木都需要被修剪,危險易斷的枝條都是其特徵和產生原因的 !
不 要 無 的 放 矢 的 亂 修 剪~
先將有問題的部位鑑定出來,再開槍 !
以往要修剪全區30多株樹木,需要花費10多萬 ~ 修完之後樹冠也光禿禿
經過風險評估檢查,把有限的經費用在真正需要修剪的地方!
既降低了修剪和清運的枝條量,也達到樹木健康、美觀和公共安全的目的。
並非高大的樹木都需要被修剪,危險易斷的枝條都是其特徵和產生原因的 !
不 要 無 的 放 矢 的 亂 修 剪~
先將有問題的部位鑑定出來,再開槍 !
以往要修剪全區30多株樹木,需要花費10多萬 ~ 修完之後樹冠也光禿禿
經過風險評估檢查,把有限的經費用在真正需要修剪的地方!
既降低了修剪和清運的枝條量,也達到樹木健康、美觀和公共安全的目的。
樹木微阻力鑽孔儀
樹木微阻力鑽孔儀
測量樹木內部情況,就用樹木微阻力鑽孔儀
他是用很小的探針,去鑽孔得到的阻力去判斷樹木有沒有腐巧
這拿的的型號是比較舊型的 F300
樹木工作的安全
樹枝觸電 樹冠上還有斷掉的枝條懸掛
工作時的安全
除了風險評估調查之外,身為一個樹木工作者,工作環境很可能有危險潛伏。
很多情況是風災後,清理樹木殘骸、搶通道路、或進行修剪養護等工作。這時候樹冠上可能懸掛了斷枝,隨時有砸落的危險。
所以,進入施作前務必先檢視環境場所的安全性。同理,替嚴重腐朽的樹木進行風險評估時亦是。
同時,必須警覺注意自身以及旁人的安危。
上樹前應考量樹上和地面其他人員工作的位置,先進行一次完整的評估。
然後將觀察到的危險和注意事項,告知現場所有工作人員。
上樹前應考量樹上和地面其他人員工作的位置,先進行一次完整的評估。
然後將觀察到的危險和注意事項,告知現場所有工作人員。
當發現具有極度風險的樹木,應該要保持安全距離,避開可能被擊中的區域。
若天氣狀況惡劣,例如強風或豪雨,則應該要暫緩調查作業。
如果仍必須進行,那應該請工作夥伴陪同,觀察現場並研擬退場計畫。如此,當樹木倒下時,才能迅速撤離到安全距離。
當附近有高壓電線時,必須注意樹木是否接觸到電線,或現場天氣狀況是否可能導致樹木觸電,並保持安全的距離。若樹木已經接觸電線了,請防止其他人員接近,將地點位置回報給電力公司,讓經過訓練且具有足夠裝備的工作人員處理。
樹木風險評估介紹
樹木對替都市居民提供了生態、景觀、金融和社會等諸多方面的利益。
當樹木的大小和年齡增長,這些利益也越來越多。
但是,隨著樹木衰老和生長,枝條可能脫落、腐朽可能發生,傾倒砸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樹木無法一直保持在零風險的狀態下。
為了享受樹木帶來的利益,我們同時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
並盡力在風險和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英國的 National Tree Safety Group 於2011年提出了一套樹木風險管理的原則 :
l 樹木替社會提供了許多各方面的利益
l 樹木是活生生的生物,枝條會自行淘汰和掉落
l 樹木對人類安全造成的風險極低
l 樹木擁有者有法律上的照護責任
l 樹木擁有者必須建立均衡的樹木安全管理方式
Q. 樹木風險評估有甚麼用途?
樹木風險評估提供了樹木在特定時間框架內,可能造成的風險的資訊。
係藉由定性(亦可以定量)的方式,將樹木傷害保護目標的可能性和後果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
系統性且全面性的標準化步驟,使準確度和信心提高
目的是,讓管理者(樹木擁有者)有所依據,幫助決定樹木為養的管理者優先順序,讓有限的預算可以有效率地運用。
Q. 風險評估者的責任?
在歐美還有香港已經是盛行的服務,而且常常涉及法律層面。無論政府機關或是私人庭院管理都能獲得很大的助益。
不論是何種報告形式,當風險評估報告被簽章、送出後,就代表評估者已明確地提出一份完善且有效的評估報告,對於評估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就有了責任。
這些評估報告可能會作為公眾安全、建物設施安全等決策的參考。
保險公司、律師和法庭都有可能審閱你的工作報告。
因此,
職業上的道德和公正是不可疏忽,評估必須客觀且公正。
以觀察的結果、相關事實和分析數據為根據。
評估者應秉持獨立正直,避開利益衝突之嫌。
若你除了風險評估之外,還提供其他可能作為減輕風險的樹木照護服務。那應該事先告知客戶,並確保評估和改良建議不受公司潛在利益影響。
歐美處理樹木傾落相關的訴訟時,往往要求樹木管理者(擁有者)和風險評估者證明自己是否盡到應盡的責任。
影響樹木傾落的環境因子是不斷變動的,沒有人可以預測每一次的樹木傾倒。
樹木風險評估既無法保證精準,也不要求那麼完美無誤。
然而,樹木風險評估必須根據調查當時的狀況,以所有合理方法,盡力找出具有高度和極度風險的樹木。
即是,樹木險評估者有責任,必須以普遍接受的標準來進行評估的工作。
而身為樹木管理者(擁有者)則必須證明,自己在照護期間如何維護周遭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而是否合乎常理和標準。
若擁有者的怠於維護樹木周遭的安全,且樹木傾落造成傷害。那樹木擁有者必須負起該損失的責任。
另外,
風險評估者隨著調查的深度和數量越多,很可能發現,自己的技術不足以妥善地處理某些領域的調查。例如第三級進階評估的上樹進行樹冠內部的檢查、詳細的根系檢查。
遇到這類情況,應該持保留態度,不可妄下評論。
並在客戶的同意下,邀聘可以勝任這些調查的專家來處理。
Q. 究竟應該何時進行下一次的風險評估?多久做一次?
所有的樹木終究都會有傾落的一天,或許兩年內落的機會極大,也或許五年以後都不太可能
所有的樹木終究都會有傾落的一天,或許兩年內落的機會極大,也或許五年以後都不太可能
傾落。
而且,影響樹木傾落的環境因子會不斷變動。
而且,影響樹木傾落的環境因子會不斷變動。
所以,風險評估不是一勞永逸的事。
每一次評估的時間架構或長或短,評估前應該先和業主達到共識。
若遵照客戶的預算,將時間框架訂立於三年後,則本次評估時應該以未來三年的時間來推敲思索。即是,以調查當時樹木和環境的現況,去推測未來三年期間內發生傾落的機會。
每一株樹木的時間框架不一定相同。時間框架長短會因評估的樹種和樹木個別狀況而異。
有時候,客戶會指定評估的時間框架,尤其是管理大量的樹林時。
但大部分的情況則是,客戶沒有特別指明時間框架,那則由風險評估者自行訂立。
樹木風險評估案例 (一)
今天分享一個樹木風險評估報告
本案為新竹一廠房的庭院,老闆因為2015年的強颱吹斷和吹斜了庭院內老樹,所以想進行全
面的檢查,以免壓傷人員或車輛。
本案為新竹一廠房的庭院,老闆因為2015年的強颱吹斷和吹斜了庭院內老樹,所以想進行全
面的檢查,以免壓傷人員或車輛。
到了現場,先由經理帶領我們繞一圈。
這裡收藏了很多老樹和姿態美麗的樹木,甚至綁上紅布,有如廟旁的大樹公。
老樹姿態萬千,散發滄桑的美感。
千瘡百孔,其實就是腐朽的樹洞和暴露的木質部。
不少樹身都有中空腐朽和白蟻巢的痕跡。
這些巨大化的盆景樹木,其實是極具風險的。
廠區內還可以看到樹根通氣管、白蟻餌站、外科手術的貼皮痕跡以及樹木的避雷針,真的是大開眼界,可以當非常好的教材。
雖然外科手術和我們的理念相悖,但老闆對樹木的用心,可見一斑。
這些老樹大多是十二年前移植過來的。
當時為了方便運送這些珍貴大樹,大部分樹枝都被截斷,樹型並不完整,即使現在枝葉繁茂,許多結構仍然畸形且脆弱。
因為三前年的涼亭的施工建造,涼亭附近曾進行開挖,樹木根系可能也受到不少損害。
去年颱風就有兩株在這邊倒下。
首先,向經理說明調查的對象和方式,
本次調查的對象針對樹高四公尺以上的喬木,排除了不重要的矮灌木。因為這些量體高大的樹木折落時較具有殺傷力。
同時,請經理指出園區內人車活動頻繁的區域,也是安全顧慮最重要之處。
我們花了一週的時間進行第二級的風險評估調查作業,
調查發現廠區內的樹木有樹身傾斜、中空腐朽(包含白蟻)、枯立死亡、根腐(菇體)、巨大枯枝
以及枝條結構強度不足的問題。
各樹木評估結果以及改良的建議,如下圖。
- 傾斜樹木因位於人員活動頻繁的區域,所以建議加強固定和修剪,以減少樹幹的負荷。並需要定期觀察監控。
- 針對位於人車活動頻繁區域的中空腐朽樹木,則進一步使用儀器檢測腐朽情形。發現其中一株直徑2/3以上呈現腐化,但颱風後使得樹冠枝葉稀疏、風阻較小。評估結果為高風險。
- 而廠房C旁邊的樹木雖也有中空腐朽,但是因為距離人員頻繁區有15米以上,且樹高僅5-7米,所以評估結果為低風險。
- 涼亭旁的死亡樹木高度超過5公尺,原本建議移除以免砸傷人員。但是因為有鳥洞痕跡,而且樹幹附生了許多附生植物,經理希望保留下來。所以改為修剪降低樹高至3公尺,並清除已腐朽的枯枝。此外,建議撤除旁邊的石桌椅,減少人員停留的機會。
- 因調查時發現,颱風倒下的其中一株樹根殘骸有褐根病菌感染,所以我們特別針對其鄰近樹木進行根頸的檢查。
涼亭旁的鳳凰木樹基部出現靈芝類子實體,顯示內部已經發生腐朽,經根部檢查,確認一處根頸已經死亡,沒有褐根病的病癥。估計兩年內折斷傾倒的機會高,但此樹木距離人員頻繁區有5公尺以上,。
- 警衛室旁的大樹有部分因颱風吹折撕裂,需要進行修剪,以利傷口癒合。枯斷枝直徑達20公分以上,有砸傷人和下方設施的危險。
- 大門圍牆旁為一排黑板樹,同樣有不少斷枝和枯枝。因曾遭斷頭修剪,新生枝條直徑雖已達15公分,但枝條連結處結構並不穩固,所以所以有折斷砸下的危險。
- 貨車停車處旁有一排桂花,高度約四米,且枝幹細小,屬於低風險。
風險評估的用途就在這裡,
希望業主能優先處理高風險的樹木,
把有限的經費或機會先用在這些高風險的問題上。
若無法立刻處理,可先用警示帶圍起、避免人員靠近。
而其他低風險的樹木則可以慢慢處理~
改良之後的風險等級也一起附上,如下圖。
但這只是理想值!!!
真正的改良效果還要看處理得好不好,
有時候,處理方式錯誤,反而事倍功半、弄巧成拙 orz
其實經理還提到了很多病蟲害的問題,
但是因為病蟲害防治是為了樹木健康著想,
而安全評估則出發於人身財產的安全保護、著眼於樹木結構強度的改良。
所以就不放在這篇文章了。
樹木風險評估方式介紹
<樹木風險評估方式介紹>
樹木風險評估可說是針對生活周遭樹木的安全檢查。藉由檢查而過篩出危險樹木,可以幫助人們在颱風季前後減少危險樹木的威脅,並協助管理者決定樹木維養的優先順序。
Q. 經過風險評估後,可以得到甚麼資訊?
1.
風險分級(低、中、高、極度) : 根據該樹木被調查時的狀況,推估未來二年內因傾倒斷裂而影響安全的可能性。
2.
降低風險的改良建議,例如修剪(修剪部位)、固定支撐、土壤改良、移植、隔離、鋸除等。
3.
改良之後的預期風險分級。
4.
下次檢查時間。
而根據檢查的精密細緻程度,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l 第一級 簡略評估
n 藉步行或交通工具行經評估對象樹木,僅由單一面向檢查樹木,以快速篩選具有明顯缺陷者。
n 評估結果 :
1.
無明顯缺陷
2.
可能危險樹木
n 常見的改良建議 : 移除/鋸除枯死木,或進行第二級標準評估。
l 第二級 標準評估
n 環繞樹木仔細觀察樹木外觀(VTA外觀診斷法),並使用基本調查工具進行評估。評估項目如下,視情況增加新項目。
1.
樹木規格- 胸徑、高度和冠幅
2.
樹形結構- 樹冠對稱性、傾斜、分支結構
3.
健康情形- 整體活力、變色、形態、樹冠密度
4.
環境狀況- 土壤情況、過去傾倒斷裂事件、受風受力情形
5.
根系狀況- 有無受損、腐朽、褐根病、空洞或切斷情形
6.
樹幹樹枝缺陷- 枯枝/斷枝、腐朽/樹洞、內夾皮、較大的裂痕或突起脊,或其他肉眼可見、可能影響樹體結構強度的明顯缺陷
n 備註: 基本上,第二級標準評估再加上樹木影像與定位,就已經是一個相當完整的樹木資料庫了。
n 評估結果 :
根據該樹木被調查時的狀況,估算該樹木未來二年內因傾倒斷裂而影響安全的可能性高低,分為4個等級。
1.
低
2.
中
3.
高
4.
極度
l 常見的改良建議 : 移除/鋸除、隔離、移植、修剪或穩固支撐,或進一步進行第三級進階評估。
l 第三級 進階評估
n 評估對象: 當經過第二級標準評估作業後仍有疑慮、且需要進一步調查確認風險程度時,可以選擇適合項目調查。評估方法例如 :
1.
腐朽檢測by精密儀器
2.
上樹觀察樹冠
3.
病蟲害鑑定
4.
根系範圍
5.
人車活動佔有率
n 常見的改良建議 : 移除/鋸除、隔離、移植、修剪或穩固支撐。
Q. 應該選擇哪一種評估方式?
根據經費、樹木數量和調查目的,來決定適合的評估方式。例如,處理大量樹木時,通常先由第一級簡略評估剔除健康、無明顯缺陷的樹木,再對剩下的可能危險樹木進行比較仔細的第二級的評估。
Q. 究竟應該何時進行下一次的風險評估?多久做一次?
所有的樹木終究都會有傾落的一天,或許兩年內落的機會極大,也或許五年以後都不太可能傾落。所以風險評估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每一次評估的時間架構或長或短,評估前應該先和業主達到共識。
若遵照客戶的預算,將時間框架訂立於三年後,則本次評估時應該以未來三年的時間來推敲思索。即是,以調查當時樹木和環境的現況,去推測未來三年期間內發生傾落的機會。
有時候,客戶會指定評估的時間框架,尤其是管理大量的樹林時。但大部分的情況則是,客戶沒有特別指明時間框架,那則由風險評估者自行訂立。
所有的樹木終究都會有傾落的一天,或許兩年內落的機會極大,也或許五年以後都不太可能傾落。所以風險評估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每一次評估的時間架構或長或短,評估前應該先和業主達到共識。
若遵照客戶的預算,將時間框架訂立於三年後,則本次評估時應該以未來三年的時間來推敲思索。即是,以調查當時樹木和環境的現況,去推測未來三年期間內發生傾落的機會。
有時候,客戶會指定評估的時間框架,尤其是管理大量的樹林時。但大部分的情況則是,客戶沒有特別指明時間框架,那則由風險評估者自行訂立。
評估時,每一株樹木的時間框架不一定相同。時間框架長短會因評估的樹種和樹木個別狀況而異。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