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 樹 可以取代路燈照明

28th December2017

在未來 樹 可以取代路燈照明

By with 0 Comments
在未來  樹  可以取代路燈照明 麻省理工學院(MIT),將特殊的奈米粒子注入水芹的葉子,可以讓葉子發出3.5小時的光,產生出的光線強度可以用來看書,這種發光方式,和螢火蟲相同。這種化學方式轉換光效率很高,意味著很少能量流失 (轉換率為95%)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教授 Michael Strano說: 目標是做出有檯燈功能的植物,一個不需要插電的檯燈,由植物本身所代謝的能量發光。我們也認真考慮用樹木來照亮道路,住家週邊。 照明約佔全球能源消耗的20%,因此用天然生物發光照明,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人員在早期研究階段只能發光 45分鐘,現在已提高到 3.5 小時。研究人員表明,他們還可以加入仰制螢光酵素奈米粒子來關閉燈光。 資料來源: http://www.thespaceacademy.org/2017/12/mit-just-created-living-plants-that.html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PingFang TC';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Helvetica;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3.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Helvetica;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kerning:

聖誕樹

25th December2017

聖誕樹

By with 0 Comments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8.0px; font: 15.0px 'PingFang TC'; color: #1d2129; -webkit-text-stroke: #1d2129; background-color: #ffffff}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8.0px; font: 15.0px Helvetica; color: #1d2129; -webkit-text-stroke: #1d2129; background-color: #ffffff; min-height: 18.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8.0px; font: 15.0px Helvetica; color: #365899; -webkit-text-stroke: #365899; background-color: #ffffff} p.p4 {margin: 0.0px 0.0px

攀樹常用繩結II-稱人結

25th December2017

攀樹常用繩結II-稱人結

By with 0 Comments
攀樹常用繩結II-稱人結 Image
稱人結(Bowline)因為其強韌、安全且多功能而被稱為繩結之王,最重要的是,它即使在荷重之後,仍然非常好拆。 它在攀樹時常見的應用功能包括: 架設SRT系統的主繩 連接繩與繩 綑綁或暫時固定枝條 基本綁法如下 以下是另外一種快速的綁法 在收緊時需要調整好,確定繩結呈現正確形狀,才能正常發揮機能! 影片沒有聲音嗎?那不是你的問題,因為小編沒有錄聲音喔σ ゚∀ ゚) ゚∀゚)σ 最後來看一下煞氣的單手綁法 下集跟大家分享活稱人結的綁法~

台灣淡水魚 三角鮠、臺灣纓口鰍與石賓

24th December2017

台灣淡水魚 三角鮠、臺灣纓口鰍與石賓

By with 0 Comments
台灣淡水魚 三角鮠、臺灣纓口鰍與石賓 三角鮠煮湯跟鯰魚一樣好吃 臺灣纓口鰍纓口鰍要用煎的然後盛盤後加點醬油!愈大隻愈好 石賓石賓小隻用炸的,大隻(超過三隻手指寬)要用煎的,之前我們有在釣魚的時候我阿母都說石賓超過一指寬不足三指寬的請放回去~因為不好料理 以上資料是當地鄉民給我,魚都太小隻,都全部放生了

波爾多液

23th December2017

波爾多液

By with 0 Comments
波爾多液 Image
波爾多液

植物營養缺乏症狀

18th December2017

植物營養缺乏症狀

By with 0 Comments
植物營養缺乏症狀 Image
植物營養缺乏症狀 這是我看過比較精美的

鹿港冬天的田

15th December2017

鹿港冬天的田

By with 0 Comments
鹿港冬天的田第二期稻作收割完,就開始撒蔬菜種子,一直到過年,都不愁沒菜吃

亞馬遜百合開花

15th December2017

亞馬遜百合開花

By with 0 Comments
亞馬遜百合開花

菊花木果莢

熊蜂來訪鼠尾草

鹿港的藍色水溝

15th December2017

鹿港的藍色水溝

By with 0 Comments
鹿港的藍色水溝

惡魔果實....味道還不錯

14th December2017

惡魔果實....味道還不錯

By with 0 Comments
惡魔果實....味道還不錯

最天然的樹木支撐法:氣生根

10th December2017

最天然的樹木支撐法:氣生根

By with 0 Comments
榕樹是台灣都市最常見的樹木,也是極具代表性的原生樹種。榕樹、橡膠樹榕屬植物的氣生根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一但生長入土還能幫助植物支撐,針對榕樹過度擴展的橫向枝條,引導氣生根來作為支撐既不傷樹體、又能維持景觀上的和諧,是值得推廣的結構改良方法。一般而言,氣生根引導(簡稱導根)是從枝條上選取現有的氣生根,以管材引導到地面適合的位置,並於管內填充水苔等保水材料促進其生長,待氣生根接觸到地面,便會逐漸加粗成為支持根。

影片紀錄 受保護樹木遭損毀

08th December2017

影片紀錄 受保護樹木遭損毀

By with 0 Comments
如果樹木對住屋造成損傷,該鄰居是可以申請國賠的。 如果是私人的樹木,也可向對方要求賠償和解。 未經許可,任意修剪他人的花木可能觸犯刑法和民法。 此外,千萬不要自己買鏈鋸爬高修剪,非常危險.....

彈性纜繩系統-樹木支撐的新選擇 cobra tree bracing system

07th December2017

彈性纜繩系統-樹木支撐的新選擇 cobra tree bracing system

By with 0 Comments
彈性纜繩系統-樹木支撐的新選擇 cobra tree bracing system Image
「修剪並不是改善樹木結構的唯一方法」

今天是光合作用發現者 - 荷蘭生理學家 Jan Ingenhousz 287歲誕辰

07th December2017

今天是光合作用發現者 - 荷蘭生理學家 Jan Ingenhousz 287歲誕辰

By with 0 Comments
今天是光合作用發現者 - 荷蘭生理學家 Jan Ingenhousz 287歲誕辰  今天一開 google 就看到: 看了 wiki 內容: Jan Ingenhousz或Ingen-Housz FRS(1730年12月8日 - 1799年9月7日)是荷蘭生理學家,生物學家和化學家。他以發現光合作用而聞名,表明光是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的過程所必不可少的。他還發現植物像動物一樣有細胞呼吸作用。在他一生中,他以1768年成功接種維也納的Habsburg家族成員的天花而聞名,隨後成為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莎(Maria Theresa)的私人顧問和私人醫生。 他出生在貴族Ingen Housz家族。從16歲起,Ingenhousz在魯汶大學學習醫學,1753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770年, Ingenhousz 對植物氣體交換感興趣,在1779 Ingenhousz發現,在光照的情況下,植物會從綠色的部分發出氣泡,在暗處,氣泡會停止, Ingenhousz確認氣泡為氧氣,還發現,在黑暗中,植物放出二氧化碳,也意識到,光照下的氧氣量比黑暗中釋放的二氧化碳量要多,這表明,植物的一些質量來自於空氣,而不止是土壤的養份,水。 他也進行了電力,熱傳導和化學方面的研究。 1785年,他描述了酒精表面上煤塵的不規則移動,因此有人稱布朗運動為發現者。 非常多才多藝的人。 資料來源: https://www.thesun.co.uk/news/5090936/jan-ingenhousz-287th-birthday-google-doodle-photosynthesi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n_Ingenhousz

樹木彷生學-向樹木學習,解決機械工程難題

04th December2017

樹木彷生學-向樹木學習,解決機械工程難題

By with 0 Comments
樹木彷生學-向樹木學習,解決機械工程難題 Image
樹木彷生學-向樹木學習,解決機械工程難題 德國汽車、機械手臂,核子反應爐都有參考樹木的設計 在機械機構設計上,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讓零件堅固耐用,如圖上的的機件,在一直連續受力的過程中,會從最弱的地方發生斷裂的現象,這種現象缺口效應,如何解決這類問題,讓機械更能有效的運作不發生故障??

樹木的拐杖 動態支撐架

02th December2017

樹木的拐杖 動態支撐架

By with 0 Comments
台灣景觀通常因為下列情形會對樹木立支撐架 1. 新移植的樹苗,因為樹根尚未伸展,立支撐架可以避免新生細根因搖擺而斷裂受損。 等到一兩年過去,就可以拆除。 2. 颱風季節加固。 有些樹木因為黑網沒拆、樹根固著能力不佳,或過去曾經有土球翻起的先例。 於颱風季節暫時安裝支架支撐,等到11月颱風季結束再拆除。 以上兩種都是屬於暫時性的固定,等到樹根長出來或是警報解除就應該拆掉支撐架。 拆掉支撐架,讓樹幹基部自然搖擺, 樹木能夠感知自然擺動的刺激,促使木材生長加強。 支撐架固定的時間一久, 反而會導致樹木失去自己站立的能力, 一旦支撐架拆除就癱倒不起。 有些觀念錯誤,以為樹體可以經過支撐產生"定型"的效果,誤以為樹木之後便可因此站立。 3. 另外一種常安裝支撐架的情形是,因為壓迫到人們空間的使用。 包含路邊低垂的枝條或是傾斜生長的樹幹等等。 這些樹枝和樹幹木材大多是成熟粗大,已經無法改變他們的角度和位置。 基於前面說的緣故,一旦樹木長時間倚靠了支撐架,樹體就失去了自我支撐的能力。 所以第三類的加固支撐通常是永久性的。 誰也不敢拆除,因為即使無風無雨,也會因為自己的重量而折斷倒下。 這令人有些為難, 沒有支架固定就感覺提心吊膽,但是永遠一直撐著又很難看, 每年一次次的安裝和拆除也很麻煩。 因此, 近代漸漸設計出這種可以幫助樹木自己站立的動態支撐架(彈性繩索)或鋼索, 保留了支撐固定的效果,但又給予樹木擺動的彈性。 藉此讓樹木能夠自己加固、而不是只依靠支撐架。 除了在地面使用之外,也可以安裝在樹冠裡面,讓出更多活動空間。 影片中用彈性纜繩(黑色)把過於低垂的枝條固定提起, 不像傳統支撐柱在頂舉樹枝容易弄傷樹木。 同時也給予民眾更多活動的空間,運動時不必閃躲支撐柱, 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