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會曬黑

08th May2018

植物也會曬黑

By with 0 Comments
人在太陽下會曬暈或曬傷,皮膚會產生黑色素,使膚色加深。 你可曾想過,日正當中時在柏油路旁的植物他們如何能撐得住   ?  是否注意到,原本綠色的莖條和樹皮也會出現黝黑的膚色 ? 照片中草海桐屬於草本植物,沒有硬梆梆的木材。 也是生長在海邊的原生植物。 這一批原本生長在苗圃的草海桐,移到海邊一週不到就被毒辣的太陽烤黑了! 只要給足了水分,一兩天後,葉片又漸漸挺起來,逐漸嶄露出他們的草根本色~ 仔細看照片,雖然被曬黑了, 但是莖條仍然飽滿充盈了水分 !  一點都沒有乾縮的跡象~ 關於植物被曬黑的現象,植物科學家其實是從臭氧層破洞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發現破洞漏出的大量UVB會干擾光合作用,並導致作物生長緩慢、產量減少。 但同時也發現許多植物受到UVB的損害程度比人類更輕微。 其實植物接受UV光之後,也會產生類似黑色素的酚類物質,這些酚類物質就像是植物自體產生的防曬油,可以吸收大部分的UV光,但保留了光合作用所需的波長。這些酚類物質在生長於高海拔山區或熱帶的植物尤其發達,從發芽就開始伴隨一生。而其餘地區則是接受高量的UVB才會誘發產生,就像人類被曬黑一樣。 植物接受UV光之後,還可以增加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作為人類的糧食,陽光中的UVB還會增進花果和葉片的顏色、味道和香氣。雖然這些機制仍為研究透徹,但已確認UVB對植物並不是只有害處,還有許多不可或缺的好處。研究這些機制可以幫助培育出更具抗性和價值的品種。

地景

01th May2018

地景

By with 0 Comments
地景 Heart River, North Dakota. The Heart River is a tributary of the Missouri River, approximately 180 mi (290 km) long, in western North Dakota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dala urbanism. Star fort of Palmanova, Italy Palmanova, located in northeastern Italy, is famous for its concentric fortress plan known as a star fort. The rings that surround the

杜鵑三節葉蜂 Arge similis (Vollenhoven, 1860)

01th May2018

杜鵑三節葉蜂 Arge similis (Vollenhoven, 1860)

By with 0 Comments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Helvetica;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Helvetica;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3.0px} p.p3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PingFang TC';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span.s1 {font: 11.0px 'PingFang TC';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kerning: none} span.s3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font-kerning: none}

應該修剪那個地方呢??

01th May2018

應該修剪那個地方呢??

By with 0 Comments
應該修剪那個地方呢?? Image
應該修剪那個地方呢?? Here is a pop quiz to enhance/ruin your day. There is something really wrong with this guy's springpole cutting technique. Where should he make his first cut? 資料來源: https://tcia.org/

樹木修剪工作的危險區域

01th May2018

樹木修剪工作的危險區域

By with 0 Comments
樹木修剪工作的危險區域 資料來源: There’s a time to be “in the zone,” and a time not to be... . #dangerzone #struckbydanger #sundayfunday #treework #treesafety#safetyfirst #arboristlife #treepro #treeworker #mrsafety#arboristsofinstagram Note: This cartoon was drawn by the very talented Artist/Arborist Bryan Kotwica and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technical diagram. Please use caution and common sense around all tree work sites! Here is a pop quiz to enhance/ruin your day.

天氣很熱,戶外工作者,不要中暑了

01th May2018

天氣很熱,戶外工作者,不要中暑了

By with 0 Comments
天氣很熱,戶外工作者,不要中暑了 資料來源: Warmer weather is here, please share. “The body normally cools itself by sweating. But in extreme heat (and while working hard outside), sweating may not be enough. Body temperatures can quickly rise and cause dangerous, life-threatening heat illnesses if precautions like water, rest and shade aren’t taken. Heat illnesses are exceptionally dangerous, but entirely preventable.” Pocket-sized

修剪工具的保養

01th May2018

修剪工具的保養

By with 0 Comments
修剪工具的保養 剪定夾只能磨斜面喔!! 資料來源: Sharpen your skills, and your pruners! Here is the #sundayfundayfrom the October 2014 issue of the TreeWorker, one of TCIA’s Member publications. As always this wonderful illustration by the talented Arborist/Artist Bryan Kotwica is not intended to be a technical diagram. Please use common sense when handling sharp objects! Question: how often do you sharpen your

般咸道斬樹報告 樹藝師揭7大錯

01th May2018

般咸道斬樹報告 樹藝師揭7大錯

By with 0 Comments
般咸道斬樹報告 樹藝師揭7大錯  00:18 2018/06/04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會(ISA)秘書、浸大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專修學科統籌鄧銘澤(右)指般咸道兩樹的「樹木危險評估報告」,涉及多個錯處。旁為該會去屆主席王卓粵(左)及主席梁永強(中)。 位於般咸道、港大鄧志昂樓外兩棵逾80年的傾斜細葉榕樹,上月21日已被砍,但有關樹木風險評估報告備受質疑。有樹藝師揭示報告計錯分,又錯誤評估真菌感染情況,但局方仍讓報告過關,促當局檢討制度,否則會有更多樹枉死。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會(ISA)秘書、浸大國際學院(樹木管理)專修學科統籌鄧銘澤綜合當局公開兩樹的「樹木危險評估報告」列出7大錯處,其中最關鍵的錯誤是巡查人員量度T2主幹胸徑為645亳米, 根據指引危害評估應是3分,但報告卻報大數寫為4分,使危害評估總分本來為10分的T2,增至11分,與情況較差的T1相同。 鄧銘澤指,10分主要是要採取措施減低倒塌風險,而11分則是緊急需要處理,兩者有明顯分別。 另一致命錯處是T2報告寫明「呈現菌類子實體」程度為不嚴重,連真菌品種也沒有寫上;但政府解釋和區議會文件均指T2樹基上發現真菌子實體,「顯示受到真菌染,影響該樹的結構」。鄧質疑:「檢查的人都覺得不嚴重,為何會變成影響結構的成因?而區議會文件用真菌嚴重這原因來砍樹?」 專門研究菌類的鄧銘澤指,T2上的是「舊真菌」,他指:「真菌6個月前已不活躍,加上真菌都有分惡或不惡,正如病毒都分感冒或沙士,你會否殺了一棵感冒的樹?」 般咸道上月斬古樹,引發社會極大回響。 ISA去屆主席王卓粵指,行內人必定不會接納這報告,質疑為何報告可以經過地政、樹木辦,都無人指出問題。 王強調,做樹木檢查,是人命、樹命都有關的工作,一切均要基於科學證據,「政府究竟看待樹藝是否一個專業,或只是行政過程?」他指制度有檢討的必要,否則未來會有更多樹枉死。王建議,政府帶頭確定註冊樹藝師是否應有法定地位,每個政府部門亦應建立制度及職系專責管理樹木。 發展局回覆指,承辦商須在複檢樹藝師提交的樹木風險評估報告後,才呈交地政總署。地政總署樹木組的林務主任會到現場詳細複檢;又指樹木檢測數據已充份反映兩棵榕樹的健康及結構問題。 發展局強調,這次移除樹木的決定,並非單憑承辦商呈交的樹木風險評估報告建議,而是經過地政總署樹木組和樹木辦多重複檢和仔細研究才作出。 【延伸閱讀】評估斬樹一條龍 承辦商惹利益衝突質疑

遇到高人

01th May2018

遇到高人

By with 0 Comments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PingFang TC';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font: 11.0px Helvetica; color: #000000; -webkit-text-stroke: #000000; min-height: 13.0px} span.s1 {font-kerning: none} span.s2 {font: 11.0px Helvetica; font-kerning: none} 遇到高人 「我只做五葉松,做了30多年,這些樹是我從種子開始種的.....」,聽著前輩熱情說著,受教不少,樹木生理都是一樣,但從園藝和樹藝學的管理有所不同,這些樹都是美麗的藝術品。 從小苗開始養章魚腳,培養樹型,修剪不能有肚臍眼,要成魚尾狀,這些都需要長期的規畫與執行,投入的資本額也很可觀。 對五葉松的了解,有如會說話的五葉松本人,知道五葉松的前世今生,目前活的好不好都暸若指掌,在現今熱島效應與松材線蟲夾殺下,照顧都困難了,還有本事做移植,同行都說種在高雄這麼熱的地方種不活,前輩證明了,他可以做得到,這個生意只有他能做……

有機農業促進法

01th May2018

有機農業促進法

By with 0 Comments
有機農業促進法 名 稱有機農業促進法 第 一 章 總則 第 1 條為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動物福祉與消費者權益,促進 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 3 條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農產品: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林產、水產 、畜牧等生產或加工後供食用之物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物。 二、農產品經營者:指生產、加工、分裝、進口、流通或販賣農產品者。 三、有機農業:指基於生態平衡及養分循環原理,不施用化學肥料及化學 農藥,不使用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進行農作、森林、水產、畜牧 等農產品生產之農業。 四、有機農產品:指農產品生產、加工、分裝及流通過程,符合中央主管 機關訂定之驗證基準,並經依本法規定驗證合格,或符合第十七條第 一項規定之進口農產品。 五、有機轉型期農產品:指農產品生產、加工、分裝及流通過程,於轉型 為有機農產品之期間內,符合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驗證基準,並經依 本法規定驗證合格者。 六、有機農產品標章:指證明為有機農產品所使用之標章。 七、標示:指農產品於陳列販賣時,於農產品本身、裝置容器、內外包裝 所為之文字、圖形、記號或附加之說明書。 八、認證機構:指經中央主管機關審查許可,具有執行本法所定認證業務 資格之機構或法人。 九、認證:指經認證機構與機構、學校或法人以私法契約約定,由認證機 構就其是否具經營本法所定驗證業務資格者,予以審查之過程。 十、驗證機構:指經認證合格,得經營驗證業務之機構、學校或法人。 十一、驗證:指驗證機構與農產品經營者以私法契約約定,由驗證機構就 特定農產品之生產、加工、分裝及流通過程是否符合本法規定,予 以審查之過程。 第 二 章 有機農業推廣 第 4 條主管機關應推廣採用農藝、生物、機械操作及使用天然資源之農業生產管 理系統,並排除合成化學物質、基因改造生物及其產品之使用,以符合友 善環境要求之有機農業。 前項主管機關應推廣之有機農業,包含未經第三條第十一款驗證之友善環 境耕作。 主管機關推廣有機農業,應秉持產銷均衡原則,以謹慎合理態度進行新科 技之研發及應用,提升農產品經營者生產技術及產品品質,促進有機農產 品普及並廣為宣導社會大眾瞭解,取得消費者之信任,促使農民願意主動 從事有機農業。 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