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的樹倒意外

27th December2020

室內的樹倒意外

By with 0 Comments
樹木意外只有戶外嗎? 國外也有不少發生在室內的....英國保險公司Aviva統計,過去五年12月底至1月初,最古怪的三種保險理賠申請,發現竟然有不少和聖誕節有關!真正的聖誕樹一點都不浪漫,可能會傾倒毀損家具 相較於台灣因為氣候環境因素,較無法取得真正的聖誕樹(冷杉屬的針葉植物),但位居高緯度的國家譬如英國,就有不少家庭會直接買貨真價實的一棵「樹」,放在家裡。但這些樹木不只龐大而且重量不輕,Aviva統計發現,過去5年就發生110件因為聖誕樹倒下而導致電視破裂的事故。此外,照顧一棵真正的樹,可沒有那麼簡單;而且還是一棵可能比人還高的樹。統計發現,過去五年,就有68起因為「聖誕樹底下漏水而損壞地毯和地板」的理賠申請。 資料來源:https://www.rmim.com.tw/news-detail-30877

IML 鑽孔抵抗儀resistograph

24th December2020

IML 鑽孔抵抗儀resistograph

By with 0 Comments
IML 鑽孔抵抗儀resistograph 硬木與早期腐朽木的高精度測量   Feed force 前進阻力 Drilling resistance 旋轉阻力 實例研究   案例1: 帶有木材缺陷的熱帶硬木 前進阻力(藍色),在31公分處已明顯下降,35.5公分處後不再有任何阻力。 旋轉阻力(綠色),隨著鑽孔深度增加而穩定增加,在35.5公分處,綠色曲線下降,表示木材存在缺陷。   案例2: 真菌腐朽木材 前進阻力(藍色)在18公分處下降,表示木材在早期階段的腐朽,28.5公分後,木材很明顯降解。 旋轉阻力(綠色) 到28.5公分後下降,表明木材的缺陷更大。   案例3: 梣樹真菌腐朽 前進阻力(藍色),在12.5公分處開始明顯下降,而旋轉阻力(綠色)保持在相似幅度水平,表示在12-14公分處腐朽沒有進一步增加。   案例4:嚴重缺陷刺槐 前進阻力(藍色),在21.5公分處,比旋轉阻力(綠色) 下降更快,表示樹幹可能中空,或嚴重腐朽。   案例5: 角豆樹木材缺陷 前進阻力(藍色)在20.5公分處明顯下降,旋轉阻力(綠色)在22公分略有下降,表示這之後木材有腐朽。   筆記: 前進阻力(藍色),降低表示木材有腐朽,降到底表示嚴重腐朽或中空 旋轉阻力(綠色),會隨著鑽入深度而增加。   前進阻力降低,旋轉阻力不變 => 木材早期腐朽 前進阻力降低,旋轉阻力降低 => 木材嚴重腐朽或中空 前進阻力比旋轉阻力大 => 該換針頭了   Feed force measurement – Simply know what nobody sees

trail marker trees 步道標記樹 L Tree

23th December2020

trail marker trees 步道標記樹 L Tree

By with 0 Comments
trail marker trees 步道標記樹 L Tree北美印第安人會故意彎曲樹木作為道路上的標記,幫助他們在野外找到路與確認位置,作為導航之用Trail trees, trail marker trees, crooked trees, prayer trees, thong trees, or culturally modified trees are hardwood trees throughout North America that Native Americans intentionally shaped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at convey that the tree was shaped by human activity rather than deformed by nature or disease.[1] A massive network of constructed pre-Columbian roads

樹倒不再只限於颱風來襲時

14th December2020

樹倒不再只限於颱風來襲時

By with 0 Comments
「樹倒不再只限於颱風來襲時,樹木意外的發生更加頻繁且難以預料。」 以往都靠颱風來大掃除,將畸形脆弱的樹體淘汰。但台灣本島已經有四五年沒有颱風來襲,隨著時間拉長,累積越來越多脆弱的樹木缺陷。 因此,最近只要天氣稍微劇烈一點,刮個東北季風、下幾天豪雨,就很可能引爆都市樹木潛伏的危險。雖然沒有颱風吹,樹倒意外的發生時間卻比以前更加頻繁且難以預料,危險程度反而更大。 所以,針對木安全的巡查工作和管理策略比以往更加重要!藉由專業迅速的檢查和管理,還可以省下更多經費!有問題都歡迎與我們聯繫~參考資料:離奇!今年無颱風登陸 樹倒傷人砸車竟逾80件今年沒有颱風登陸,根據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統計,台灣竟發生80件以上的樹木倒伏、樹枝傷人毀車事故,甚至有多人因此死亡,日前北市信義區就又發生一起大樹倒塌砸壞車輛和民房事件。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10日出席全台首屆樹木修剪交流活動開幕式時,對此數字大感震驚,直問「怎麼這麼多件?」 不當修剪  種下樹木倒伏前因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解釋,許多事故可能都是不當修剪種的因,幾年後造成這些慘劇,其中有些是事前未察覺的病蟲害所致,要預防這些事故,修剪前的樹木結構檢查顯得格外重要;只要確實按照修剪的SOP,既能守護樹的健康,也能確保城市綠樹形成的美麗景觀,更重要的是維護人車安全。  陳鴻楷表示,近年城市裡的樹木常被不當修剪而斷頭,這錯誤的一刀造成綠樹肢體殘障、甚至成了枯木;最常見情形是錯誤下刀,除可能因為切除傷口過大,造成腐朽菌入侵,形成樹幹中空,要了樹的命,許多切口會長出不定芽,一段時間後長成不定枝,這些不定枝的結構相對不穩定,遇雨和強風很容易斷裂傷人毀車。  台北市政府和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也共同完成國內第一份完整的樹木修剪檢查表和紀錄表,可供各縣市政府和園藝廠商作為樹木修剪計畫SOP的參考,進一步為修剪品質、樹木健康把關。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近年來引進日本樹木醫、美國ISA樹藝師等系統,期待透過先進國家的樹木養護技術,提升台灣樹木養護的技術與專業能力。 修剪有原則  每年修剪總葉量以25%為上限 基金會表示,樹種不同,修剪的季節也不一樣;例如常綠樹要在春季萌芽前修剪,落葉樹就必須在休眠期修剪,才不會影響其生長。樹木的樹冠若有鳥巢或其他重要生物棲息,或有病蟲害傳播之虞等狀況,也應與主管機關討論確認後,再決定是否修剪。 至於樹木修剪幅度該如何拿捏?大原則是應該保持原有的樹形,萬萬不可施行「截幹」修剪,也就是平時常見斷頭式的錯誤修剪方式,不僅可能造成樹木因無法行光合作用或因腐朽菌入侵而死亡,即使存活,日後也會長出不定枝,恐斷落危及用路人安全。 修剪樹冠的概念也一樣,正確的樹冠修剪就像剪髮「打薄」一般,主要是疏剪枝葉,每年修剪以總葉量25%為上限,修剪完的樹高與樹冠冠幅也不改變,目的在增加樹冠的透光及透風度,並改善枝條結構,更能抵抗強風吹襲。  

Arborsonic 內建樹種清單

01th December2020

Arborsonic 內建樹種清單

By with 0 Comments
 Arborsonic 內建樹種清單   Conifers 針葉樹 Cycads蘇鐵 Eudicots 雙子葉植物 Ferns 蕨類 Ginkgos 銀杏 Magnoliids 木蘭 Monocotyledons 單子葉植物       Conifers 針葉樹 Araucaria南洋杉 Cypress柏樹 Pine松樹 Umbrella-pine石松 Yellowwood黃木 yew紫杉   Cycads 蘇鐵 Cycad蘇鐵 zamia鳳尾蘇鐵屬   Eudicots 雙子葉植物 Bedstraw 茜草科(咖啡) Beech 山毛櫸(橡木) Birch 樺木 Boojum 觀峰玉 Cautus 仙人掌 Camellia 茶花 Cannabis 大麻 Cashew 腰果(漆樹、芒果、開心果、鹽膚木) Dipterocapaceae 龍腦香科 Dogbane 夾竹桃 Dogwood 山茱萸 Ebony

王巧萍 海綿城市怎麼可以沒有好土壤

30th November2020

王巧萍 海綿城市怎麼可以沒有好土壤

By with 0 Comments
王巧萍12月1日下午4:05  · #不難理解的土壤改良效果#海綿城市怎麼可以沒有好土壤謝謝志工雨後傳來土改試驗現場照,別驚訝怎麼才半年,土改小框裡好像就比較不積水了?其實道理很簡單:1,圍籬外,打掃作業沒停過,土以每年幾mm(那半年也有個微米量的損失)的速度流失,自然就低於框裡。2,落葉覆蓋一段時間後,表土的結皮早就被生物(微生物和動物都有)自動打破了,不用人工。被生物擾動的表土相對鬆軟,且澎起來一咪咪。不僅水往低處流向框框外,且入滲率提高了,大雨積水,土改區就變成小島了。土改試驗區變小島。即使是沒丟葉子處理的對照組,不被擾動一段時間,狀況還是比一直在掃地的框外好一些。 

歐洲推出Ford Ranger底盤車,可自行選擇使用方案 D.C.Racer

24th November2020

歐洲推出Ford Ranger底盤車,可自行選擇使用方案 D.C.Racer

By with 0 Comments
歐洲推出Ford Ranger底盤車,可自行選擇使用方案  D.C.RacerFord Ranger是一輛功能性很強大的皮卡,Ford針對歐洲市場推出全新底盤車型,也就是後方沒有貨斗,售出之後再依造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進行更改,可以滿足不同客戶、不同行業的使用需求,預定歐洲市場1月正式銷售。皮卡是一輛機能性、功能性很高的交通工具,可以依造消費者使用習慣自行在貨斗上調整。而原廠為了更方便消費者自行更改貨斗樣式,特別針對特殊客戶與市場推出底盤車型。Ranger提供單箱車型搭配四輪傳動和EcoBlue柴油引擎動力,作為車輛基礎,大面積的後方車價則可客製化變動。Ford鎖定目標族群為建築、公用事業、林業、軍事和救援等商用特殊行業,進行車輛後方的改裝,像是可最為有越野性能的救護車、起重機手臂、特殊規格貨斗等。該車輛後方最大承載重量可達3,270公斤,推引能力則有3,500公斤,對於任何需求的限制都很輕鬆。Ford鎖定目標族群為建築、公用事業、林業、軍事和救援等商用特殊行業,進行車輛後方的改裝,像是可最為有越野性能的救護車、起重機手臂、特殊規格貨斗等。該車輛後方最大承載重量可達3,270公斤,推引能力則有3,500公斤,對於任何需求的限制都很輕鬆。Ford歐洲商用車部門經理Paul Baynes表示:「我們為最嚴苛環境工作的消費者,打造一輛堅固又擁有越野功能的Ranger,它能帶領穿越任何地形,並順利的完成任何要求,相信有輛Ranger便能事半功倍。」單廂Ranger底盤車搭載一具2.0升EcoBlue 四缸柴油驅動,可產稱167匹最大馬力與420牛頓米最大扭力,搭配六速手排變速箱帶來直接、強勁動力輸出。消費者可選擇四輪傳動版本,中控台位置會有切換的旋鈕,視情況需求可調整後輪驅動或者四輪驅動。新的Ford Ranger底盤車型將於一月正式在歐洲開賣,現階段已可從網路上開放預訂。資料來源:D.C.Racerhttps://www.supermoto8.com/articles/7151?fbclid=IwAR1G68Q620I5Xb9nYtTkSSd7cdBOVPd4HPFCTkW5WJ55dB5zx8I7Z9ZoHUY

Mort d'une chêne 橡樹的死亡

15th November2020

Mort d'une chêne 橡樹的死亡

By with 0 Comments
 Mort d'une chêne 橡樹的死亡

「天空之樹」花蓮90歲老榕染病斷根重生 盼成打卡景點 2020-11-14 14:07 聯合報 / 記者王燕華/花蓮即時報導

13th November2020

「天空之樹」花蓮90歲老榕染病斷根重生 盼成打卡景點 2020-11-14 14:07 聯合報 / 記者王燕華/花蓮即時報導

By with 0 Comments
「天空之樹」花蓮90歲老榕染病斷根重生 盼成打卡景點2020-11-14 14:07 聯合報 / 記者王燕華/花蓮即時報導花蓮縣壽豐鄉月眉國小是僅27名學生的迷你小校,民國18年前遷校到現址,校內僅存樹齡90年的老榕樹染上俗稱「樹癌」的褐根病,為留下部落世代人情感,校長廖仁藝力爭保存,獲縣府農業處大力協助,委託林業試驗所專家引進花東首創的切除工法,斷根的老樹被稱為「天空之樹」,治療後恢復生機,今天辦祈福會,全村湧入給予祝福。「榕樹爺爺不要再生病了,因為我很喜歡你」,師生寫下祈福小卡,貼在校長室旁以老樹為圖樣、今天揭幕的馬賽克藝術牆前,稚嫩語句相當溫馨,部落頭目也為重生的老榕祈福,祈願繼續伸展枝葉,守護這片土地;農業處長吳昆儒、壽豐鄉長劉耀宗等人今天都到場給予祝福。校長廖仁藝說,當年遷校後曾在校園種下18棵榕樹,可惜漸漸因病凋零,僅老榕存活,為世代師生遮風蔽雨;老樹站在村口,居民來來往往都會看到它,每年豐年祭外漂族人回鄉,最有記憶的也是這棵老樹。4年前他發現老榕生病了,向林試所求援,林試所專家傅春旭博士親自來診斷,確認染褐根病,但要救活勢必需要大筆經費。廖仁藝心想,老樹是地方情感所繫,一定要救,很感謝農業處大力支持,讓老樹重現生機。農業處保育與林政科長邱奕承說,老榕是縣府列管老樹,更是重要綠色資產,經籌措經費,由傅春旭博士與天蕊公司以花東首例切除工法技術進行老樹救治,老樹被斷除染病的樹根,再給予支撐,猶如浮在空中,成為「空中之樹」;悉心照料後,老樹慢慢長出氣根,是全台第二棵染褐根病以切除根部救活的案例,後續會做好防護措施,希望推廣成為生命教育的活教材,也盼民眾來到這裡打卡,聽聽老樹重生的故事。救活老樹的林試所森林保護組研究員傅春旭,今天出席祈福會。他說,救活這棵老樹,前後花了約8、90萬元,雖然花費不貲,但老樹和地方連結很深,具有保留價值,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花蓮縣月眉國小僅存的90歲老榕樹,染上褐根病後,由專家斷根重生,逐漸恢復生氣,長出嫩芽。記者王燕華/攝影花蓮縣月眉國小僅存的90歲老榕樹,染上褐根病後,由專家斷根重生,有如「天空之樹」。圖/縣府農業處提供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28/5014883?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3-news&fbclid=IwAR3tiudUOYDBIVLp4xGp4DHTfEP0TD_VsDL81kQOd_I41wqQVpw2NxYRy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