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稱vacinga為雀榕 cite 鄭漢文

鄭漢文

排灣族稱vacinga為雀榕
每在選定部落後
會在入口處種下雀榕
代表準備就此生根
雀榕長得越高大
象徵這個部落越興盛
vacinga(雀榕)
是vatingan(靈魂)的棲所
是把守部落qaqeljevan(關卡)
是進出部落的cacvalj(邊界)
是轉換心靈空間的sasekezan(停歇處)
若有非部落族人想進入
一般會讓其在雀榕下住七天
族人供應水與食物
目的為了觀察下痢生病等跡象
如果健康無恙
歡迎進到部落接受款待
如果無端闖入
直接出草毫不猶豫
rupaqadj(北里部落)南迴鐵道橋下
有個廢棄的班哨
上方有顆雀榕
過去路邊有個出水處
那兒是出草之後的sasenavan(洗人頭的所在)
洗好的人頭掛在雀榕樹上風乾
另外
北里部落山區上方有個大明宮
上方有個小河
也有一棵雀榕
是以前的北里舊部落
每次經過那裡
整個皮膚都會起雞皮疙瘩
除了大樹之外
樹下是祭祀的所在
樹旁有個瞭望台
還有石砌的puquluan(人頭架)
設施繞著大樹外圍
樹旁還會砌成ubu(短垣)
做為頭目和長者的坐椅
cacavalj(邊界)的前端
二支帶著枝葉的kaauan(泰山竹)
插立在入口路徑兩側
末端用qaliljac(血藤)綁成拱門
拱門的基部用valjevalje(山棕)包覆
上方用viljuaq (山芙蓉)的樹皮做成繩索
垂掛著破陶片和金屬片
以及djaraljap(正榕)枝葉
拱門下
兩支kaljaviya(台灣芒)末端打結
拉直成一字型
象徵部落內外的門檻
橫放在拱門下
讓進入部落的族人跨過
要進入部落的人
會在入口處mauau(呼喊)
讓守護部落的青年知會部落裡的人
這時
pulingau(巫師/智者)會特別揀選具有puluqem(靈力)的人
在打結成一字型的芒草前升起火堆
讓那些從其它地方回到部落的族人
先行跨過火堆進行淨身除穢(kieceng)
升火的這個人
通常個性比較內斂
也比較能與祖靈進行訊息上的溝通
北里過去有個名叫Cingi的人
就是扮演這個角色
跨過火堆後
巫師用冒著煙的singil(綁成串的小米梗)
在那些要進部落的人身上圈繞
夾雜著祭語
祝祈進入部落的人不為惡靈所侵
民國96年左右
屏東paridrayan(大社部落)還進行過這個儀式
相鄰的tjukuvulj(德文部落)有人意外
車子剎車失靈掉落山谷
大社的親戚家族前往弔唁
回來部落前便由部落的最後一個巫師
進行kieceng(淨身/阻擋)儀式
儀式完畢的器物
由青少年拿到部落更外圍燒毀
唯一留下的是打結的台灣芒
過去
vacinga是進出部落的海關
sasekezan是隔離所
青年是部落的圍牆
巫師是部落的醫師
曾幾何時
都已成浮光掠影
部落長者Acudus Manikay 的談話'節錄與防疫的相關內容

cite: 鄭漢文 


Share this:

CONVERS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