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處褐根病預防檢測與 防治計畫
29th August2022
公園處褐根病預防檢測與 防治計畫
By >樹沃客 with 0 Comments
公園處褐根病預防檢測與 防治計畫公園處褐根病預防檢測與防治計畫 109.8.28 訂定 壹、前言 樹木褐根病(Brown Root Rot Disease)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林 木、多年生果樹及特用作物重要根部病害,會引起根部腐敗而導致全 株凋萎死亡,臺灣在民國 17 年即已發現褐根病,為臺灣木本植物最 主要的根部病害之ㄧ。在臺灣主要分佈在海拔 800 公尺以下之排水良 好、具貧瘠砂質土壤的山坡地及平原,寄主範圍廣泛,包括多種果樹、 觀賞花木、園樹、行道樹和海岸防風林、多年生雜草及灌木等,有紀 錄的木本寄主種類超過 100 種。 本病會引起根部腐敗而導致全株萎凋死亡,已成為目前臺灣木本 植物根部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有「林木殺手」或「樹癌」之稱。褐 根病菌感染後,主要造成根部腐朽海綿化,使植物的輸送水分養分能 力減弱或喪失,以及支撐能力減弱或喪失,是一種會讓植物死亡以及 突然倒伏的病原菌。本病好發於熱帶,研究顯示幾乎所有有木質部的 樹木皆會遭受感染。對市民生命財產帶來威脅。 本處依「公園綠地維護管理巡查作業程序」及「行道樹巡查作業 程序」由受過教育訓練之巡查員,每月進行 1 次樹木巡檢,一旦發現 罹病樹木,即通報納入防治作業。自 95 年開始至 108 年底共計發現 4,257 株罹褐根病樹木,約佔轄管樹木數量約 19 萬株之 2.18%。本處 發現樹木罹患褐根病後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證實有效之 土壤燻蒸法於移除病株地上部及根部後,消毒土壤避免傳染給鄰近健 康植株,然近年來仍有零星樹木因感染褐根病但無病癥卻發生無預警 倒塌之案件,為降低類似案件發生之風險,是以擬定本計畫,期能早 期發現或採行預防措施。 4 貳、褐根病傳播方式、病徵與鑑定方式 一、褐根病的傳播方式: (一)根對根傳播:褐根病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是藉由罹病的根部接 觸到健康的根部造成感染。褐根病菌在土壤裡的殘根上可存 活 10 年以上。 (二)孢子傳播:褐根病菌為真菌的一種,生活史分為菌絲體(營養 生長)與子實體(生殖生長)兩種型態。子實體一般會伸出土面 並產生孢子,孢子成熟即會飛散,飄散距離大約 10 公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