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樹修剪前後

24th November2024

椴樹修剪前後

By with 0 Comments
 椴樹修剪前後昨晚,在美麗的義大利豐塔內利切市政廳內,舉辦了一場有關城市樹木管理和養護正確實踐的宣導與教育活動。活動內容深入探討了錯誤做法在短期、中期和長期內對樹木造成的影響,並透過實例提供具體說明。我們也介紹了專業的樹藝師這一職業,以及他們必須擁有的認證,才能為品質提供全面保障。活動中特別針對歐洲大道(省道蒙塔納拉)上80棵椴樹的修剪計劃進行了詳細說明。這些椴樹正在接受多年的穩定性評估與修剪管理計劃。本週展開的第一批修剪作業,旨在解決過去多年多次進行“截頂修剪”所引發的問題。第二張幻燈片左圖中綠色虛線表示第一次截頂修剪的範圍,目的是誘導反覆生長。之後,修剪管理轉變為“柳樹頭”形式(黃色虛線)。在拋棄這種管理形式後,選擇了一兩根粗大的主幹進行再度截頂(橙色虛線),並在約十年前進行了最後一次截頂(紅色虛線)。這些修剪操作造成了嚴重後果,包括:1. 光合作用與激素活動的下降,導致樹木能量和分支結構受損;2. 切口部位廣泛的腐爛,並產生無序的再生枝條(見第二張幻燈片右圖)。這些重複的截頂修剪,使得樹木提前進入老齡階段(依據皮埃爾·雷姆博的第9階段分類),再加上其生長環境(360°被柏油路圍繞),使得樹木的生長能量非常不利。因此,我們選擇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修剪,希望利用春季萌芽時期的活力,促進健康的再生枝條,並為未來的修剪計劃打下基礎。此次操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 清理乾枯、衰弱和受損的枝條;2. 提升樹冠高度,以符合交通規定(距離路面至少4米,行人區域至少2.5米);3. 修整樹冠,選擇生長較好的分支,對截頂後的主幹進行減量修剪,並在合適位置進行回縮修剪(第三張幻燈片中紅色和橙色虛線標記的區域)。整個過程中,操作人員使用高空作業平台,繩索工人進行細節處理,地面有兩名人員協助交通疏導和廢料清理。修剪後,移除的枝葉量視情況佔樹冠總量的10%-20%。雖然對老年樹木而言這是一個較大的比例,但由於截頂修剪導致的結構損壞和植株環境限制,這些措施無法避免。最後,我代表我的團隊感謝豐塔內利切市政府,讓理論付諸實踐,為公共資產——這些椴樹——提供正確管理,既滿足了樹木的需求,也兼顧了居民的利益。Ieri sera nella bellissima cornice del Comune di Fontanelice, si è svolta una serata divulgativa e conoscitiva delle corrette pratiche di gestione e cura degli alberi in ambiente urbano e delle conseguenze che hanno le scorrette pratiche nel breve, medio e lungo periodo sugli alberi entrando nel merito con esempi pratici e tangibili.

伊利的倫敦梧桐保育計劃

24th November2024

伊利的倫敦梧桐保育計劃

By with 0 Comments
 伊利的倫敦梧桐保育計劃確保英國最大倫敦梧桐的未來History is clearly important to those of us interested in the Great London Plane of Ely and heritage trees in general, and this image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It was found in a collection of old glass plate photographs in Ely Cathedral, and shows the tree against a backdrop of the Old Palace and the cathedral itself. The name

白橡樹修剪前後

24th November2024

白橡樹修剪前後

By with 0 Comments
 白橡樹修剪前後 Image
 白橡樹修剪前後   樹木的形態生理學在診斷、預測和操作方面具有重要應用。   這棵受到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保護的歐洲白橡,正處於從豐滿期(Pierre Raimbault 的第 8 階段)向早老化階段(第 9 階段)過渡的過程中。其表現包括:枝梢乾枯、樹幹上的回縮迴圈生長、以及樹冠的臨時或永久性反轉現象。這棵大橡樹正逐漸將植被集中到靠近樹幹的地方,尤其是在樹幹的南側區域,重新向樹木的「引擎」——根系靠攏。   針對這棵樹的養護措施主要集中於樹頂部分的修剪,進行等級相當的樹幹選擇性修剪,以提高已存在回縮迴圈枝條的光合作用效率;而在樹側部分則進行了對後退生長枝條的回縮修剪。此外,還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工作,包括去除乾枯、衰弱和受損的植被。   此次修剪的植被約占整體光合作用葉面積的 10%,作業由兩名繩索操作員和一名高空升降車操作員共同完成。   La morfofisiologia degli alberi ha un applicazione diagnostica, prognostica e operativa. Questa Farnia, tutelata a livello regionale dall'Emilia Romagna, mostra il passaggio di testimone dalla fase di pienezza (stadio 8 Pierre Raimbault) alla fase di inizio vecchiaia (stadio 9 Pierre Raimbault):

懸鈴木修剪前後 Tedioli Stefano

24th November2024

懸鈴木修剪前後 Tedioli Stefano

By with 0 Comments
懸鈴木修剪前後   在一個以樹木為主角的日子裡,怎能不分享一個關於一棵受到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保護的美麗懸鈴木的故事?   這棵宏偉的懸鈴木位於拉文納市區外不遠處,現在正處於生命的豐滿期(Pierre Raimbault 的第 8 階段),展現出它的獨特特徵:頂部樹幹上的連續分枝,以及枝條上的明顯向上生長性。然而,有些狀況讓情況稍顯複雜——它失去了兩根直徑 40 公分的巨大頂部樹幹(位於樹冠的右上橙色橢圓處),一根直徑 30 公分的主要大枝(右側橙色橢圓處),以及一些底部主枝上的扭曲斷裂(橙色虛線圓圈處)。   如果這些損失主要歸因於照片中顯示的Fomitiporia punctata 菌(具體原因尚不清楚),那麼可以推測這種真菌已大範圍向下蔓延,並導致與受感染主幹和分枝相關的衰退。此外,現在頂部的多根樹幹和四根粗大枝條因被孤立於當前樹冠之外,變得更容易因扭曲而斷裂或折枝。   事實上,這棵懸鈴木已經展現出典型的早老化階段特徵(Pierre Raimbault 的第 9 階段),一些大型內部迴圈分枝正逐漸形成其未來的最終樹冠(小圖綠色虛線圓圈處)。   雖然不容易解讀,但也不是完全無解!   針對這棵樹的修剪工作包括對頂部樹幹進行大幅縮減,選擇相對均衡的分枝進行保留,並對側枝上的回縮生長進行減少。此外,對枯萎、衰弱和受損的植被進行了一般性的清理,並針對數量過多或樹皮重疊的迴圈分枝進行篩選處理。   這項工作由一名高空升降車操作員與兩名繩索操作員共同完成,移除的植被約占總量的 15%。   接下來的操作將著重於進一步減少頂部植被,並「塑造」新的迴圈生長分枝。   祝大家有個愉快的植樹日,特別是對這棵位於 Borgo Montone 的懸鈴木!   In una giornata dove gli alberi sono protagonisti, come non condividere un lavoro su un bellissimo Platano tutelato dalla Regione

未來城市:蟲禍3年管理不得法 粉嶺老榕失救

23th November2024

未來城市:蟲禍3年管理不得法 粉嶺老榕失救

By with 0 Comments
 未來城市:蟲禍3年管理不得法 粉嶺老榕失救老樹座標 22°29'46.0"N 114°08'04.9"E明報專訊】鄉郊村民拜土地公,祈求保佑全家出入平安,無災無憂。粉嶺南圍有個土地公神壇,神壇後面有棵大榕樹,樹大有枯枝,禿枝漸漸生不出嫩芽,枯枝更幾度墜落恐生災。經市民投訴後,地政總署早前派員考察,左鋸鋸右鋸鋸,無補於事,認為樹木仍有潛在風險,上周四(21日)正式派人移除。自2021年起監測上述大榕樹情况的康文署前高級康樂助理員、退休樹藝師袁達成感慨,榕樹之死與蛾害有莫大關係,背後更涉及連串樹木管理問題。發展局曾表示榕樹與蛾蟲並存是正常現象,蛾蟲啃食樹葉,樹葉減少,外觀變差,但不會對樹木整體健康和結構狀况造成嚴重影響。上述榕樹恐成反面教材。樹葉重生速度 追不上蛾蟲啃葉記者於本月6日隨袁達成到粉嶺南圍觀察,大榕樹下放滿村民棄置的土地公牌和神像,還有垃圾,樹枝有掛過繩子的痕迹,猜想村民或許把這棵樹當作伯公樹般供奉,或當作林村許願樹般祈福。問過在村子公廁工作20多年的許婆婆,她說大榕樹下的神像和牌子都是村民丟棄的家居垃圾,「無人敢清理(遭棄置的神像),至少我不敢」。榕樹平日無人打理,亦非村民的許願樹。她續稱該榕樹以前枝葉茂盛,樹蔭至出面的行車路、公廁外行人路的梯級,去年卻見禿,不再生葉。「它原本好靚,樹葉好綠,就這樣枯死很可惜。」袁達成說粉嶺南圍大榕樹長不出葉涉多項因素,他與義工留意到大榕樹自2021年受朱紅毛斑蛾蠶食,每年三受蟲害所侵,每次動用自身儲備修復,「一般重新長葉要用一至兩個月」。他們今年曾就榕樹蛾害致電1823投訴,「那時(樹木管理人員)應該修剪了(枝幹),這做法反而太誇張,是斬腳趾避沙蟲,因為樹木大部分食物是枝幹製造,這樣做如截肢」。他說針對蟲害應噴灑殺蟲藥,而非直接修剪,擴大傷口。大榕樹木質部分經颱風吹襲或人為修剪受損,袁說再鋸掉樹枝會暴露其傷口。「容易有其他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其實可以(發展得)好緩慢,也可以沒事,但有時會似人有急病般忽然出事。」微小的傷口足以讓真菌的孢子入侵樹木。記者現場所見,大榕樹的樹皮裂開,樹幹受真菌感染長出菇類,那朵象牙白色的菇菌像一瓣椰子片,袁達成說那是多孔菌目的真菌,它是會寄生的腐生菌,能降解木材,造成白腐病及破壞樹木結構,形成安全隱患。修剪樹木很常見,可以讓餘下的枝條獲得較多水分、養分、陽光及空間,改善樹的結構。可是,若樹木的能量儲備幾近耗盡,再剪去其枝條,會奪去它僅餘的能量。「或者他們認為修剪它能刺激生長,但再鋸它,它的傷口不會癒合,這樣會致死,這些不當修剪會令棵樹回天乏術。」今年7月袁再到訪,只見榕樹葉已被蛾蟲啃光光,樹枝也被蛀爛,至今沒生新出葉(refoliation)5個月。食葉蛾蟲的發育周期隨氣溫上升而縮短,牠們繁殖得更快,樹葉重生速度或未能追上牠們的啃葉速度,樹葉數量減少降低榕樹製造食物的能力。榕樹消耗能量之餘,也沒綠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食物,製造的食物不足造成入不敷支。袁達成相信榕樹因此「碳飢餓」,其生理損害無法逆轉,正步入死亡,不一定如發展局所言不會影響樹木的整體健康和結構狀况。樹木「臉色」反映狀况袁達成形容樹像人一樣,可以觀察臉色,若樹木尚算健康,其樹皮應保留原有顏色,例如健康細葉榕樹皮應為淺褐棕色,生病時變為深啡色,色澤暗啞。「你看它有很多古靈精怪的顏色,那已不正常。」那麼粉嶺南圍這棵大榕樹是否證實死亡,有塌樹危機?樹木腐爛和樹枝無故折斷跌落等是肉眼可見的表徵,但袁達成說每個樹藝師檢查的出發點不一樣,不能僅憑肉眼判斷,須用儀器輔助,例如以超聲波探測木質,看剩餘木質能否支撐樹木。大埔梧桐寨村有村民自2019年向村長投訴枯樹樹枝掉落,村長曾多次致電地政處投訴,獲回覆稱該樹沒即時危險,但枯樹為村民拜神經過之地,村長憂再有樹枝砸倒村民,2022年決定自行鋸樹,卻被樹木擊斃。村長的死因研訊報道指死者不是註冊樹藝師,亦沒考取任何樹木風險評估等專業資格;曾勘察涉案枯樹的樹藝師先後3次建議「移除」該樹,並交予地政處審批。倘樹木有嚴重傾斜或打風後倒塌等即時風險,才會建議「即時移除」。粉嶺南圍大榕樹的綠葉變枯枝,主幹和側枝等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樹皮爆裂和真菌感染,顯然變得脆弱,袁達成和義工憂榕樹有倒塌風險,通報政府熱線1823,以免大埔梧桐寨塌樹意外重演。記者向地政總署查詢粉嶺南圍榕樹的情况,獲回覆指署方今年10月28日接獲1823轉介粉嶺南圍一棵榕樹的投訴,並於同日指派承辦商跟進。承辦商檢查該樹後,於11 月8 日移除部分枯枝,地政總署審閱承辦商提交的樹木風險評估報告後,指該樹仍對公眾構成潛在風險,於是指示承辦商移除該樹,工程於上周四(21日)開展。榕樹屬官地 無人打理上周四記者再到粉嶺南圍考察,現場木屑紛飛,地政總署指派的承辦商人員正鋸斷榕樹部分樹枝,通往榕樹的路口用膠帶圍封,有一名穿着拖鞋的男子全程逗留工程範圍——男子叫彭心,原來那棵大榕樹是他叔父幼時親手栽種的。彭心住在粉嶺南圍40多年,他說大榕樹去年逐漸枯萎,數度有枯枝墜落,差點砸到清潔公廁的許婆婆和夜晚乘涼的村民,遂報警處理。「那墜落的樹枝有頭圍般粗,人身般長。」彭心續稱,他今年初開始致電1823申訴,投訴幾次,「斬過幾次,修剪過幾次,要真的報警才認真處理」。彭認為署方雖有跟進,但行動緩慢。「這行人路是村民出入的必經之路,還好那幾次樹枝墜落沒搞出人命,現在終於有大規模(移除)行動。」大榕樹雖由彭心的叔父私人種植,但粉嶺圍村前土地於1980年代交予政府發展道路和公共設施,故大榕樹的範圍屬官地,變相無村民主動打理。若非枯枝跌落,危及村民人身安全,彭心不欲斬掉榕樹。「榕樹有靈性的,我們當然不想斬,我跟他們 (承辦商)溝通了,只斬到3樓的位置,餘下的部分如果有環保人士懂得救救它就好了。」袁達成說枯枝墜落頻率無法預料,署方發現危險時應即時圍封有關範圍,警誡行人。大榕樹下的垃圾無人清理,袁估計大榕樹的土地範圍缺乏恆常管理,或是「有投訴才做」。他發現大榕樹的主幹裂開,應是無法起死回生,他感慨若能及早在整棵樹枯死前處理好蟲害,恆常施肥澆水,榕樹或許有救。樹藝員不足 地署:精簡工作流程袁達成與義工人手有限,沒能全面考察香港所有樹木,據他粗略統計北區和元朗區至少共有3棵大樹出現類似的「碳飢餓」情况,小型的樹木則有數十棵,「全港應該也好多」。他續稱,以前在康文署工作時,樹木管理人員會按指引巡查所有樹木,「一年起碼有兩次,不論大棵細棵都檢查」,並記錄樹木的健康狀况,包括蟲害和特殊環境改變,例如樹木附近是否突然有地盤施工。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年5月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提問,表示主要樹木管理部門護理的樹木數目約有158.9萬,樹木管理人員數目有1,344人,即平均每人須負責約1,182棵樹;另地政總署管轄未撥用和未批租的政府土地,不定期護養範圍內的樹木,所涉樹木繁多,不具詳細數字,但地政總署有215人負責樹木管理。樹藝專業人員恐不足以應付恆常管理,但袁達成認為比起發展局樹木辦事處 (樹木辦)初成立時,平均每人要負責2至4萬棵樹大有進步。目前的管理桎梏是樹木辦只承認自己是樹木政策制定部門,沒有監察執行責任;各樹木管理部門沒能互相協調,或未能執行樹木辦指引和措施,處理樹木問題的手法有出入。袁又說人手多寡只會影響執行人員的工作心態,但是「絕不會、也不該影響工作果效,政策制定、執行、監察完善才是重點」。地政總署表示,署方自2023年起實施一系列加強「風險為本」的樹木投訴處理安排,包括精簡「須優先處理」個案(例如枯樹)的工作流程,縮短移除有潛在風險樹木的時間;承辦商移除樹木前,需在現場張貼告示列出移除時間和圍封該樹木,避免公眾人士在附近逗留;以及加強與投訴人就投訴跟進的溝通。另外,署方亦簡化了報告格式及在新植物護養合約加入優化建議,以加快承辦商的樹木風險評估及施工期限等。【救樹篇】文˙ 姚超雯{ 圖 } 姚超雯{ 美術 } 朱勁培{ 編輯 } 周淑樺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41124/s00005/1732378406837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41124/s00005/1732378406837資料來源:原文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41124/s00005/1732378406837

榕情日誌 (2024.11.21)Kevin Yuen 悼「伯公樹」文- -如果有來生,你還要做一棵「伯公樹」?

20th November2024

榕情日誌 (2024.11.21)Kevin Yuen 悼「伯公樹」文- -如果有來生,你還要做一棵「伯公樹」?

By with 0 Comments
榕情日誌 (2024.11.21)Kevin Yuen悼「伯公樹」文- -如果有來生,你還要做一棵「伯公樹」?在新界的原居民圍村的村口,往往可以找到「伯公」(即土地公公),而在「伯公」的後方,通常都伴有一棵原生的大樹,被稱之為「伯公樹」。樹越是長得高大濃密、根深葉茂,越是會顯示出「伯公」的靈氣。傳統觀念認為「伯公」掌管整條村落和所屬的農田,有了土地才能生長農作物,有了農作物人們才能溫飽,人們對土地是感恩,是敬畏的。「伯公樹」長在土地裏,人們相信因為樹根與土地接觸,禱告的說話便可以藉着樹木而傳達神明。所以,村民均視「伯公樹」為守護神,無人敢去隨便砍伐。逢年過節,大家都會去「拜伯公」,恭奉三牲祭品,給伯公和伯公樹上香敬茶,誠心祭祀。然而,今天我們看到粉嶺圍伯公樹的遭遇卻是令人嘆息不已。這棵高約15公尺、濶約18公尺的「伯公樹」,佇立粉嶺(南)圍以百年計,但自2021年5月7日始,該株細葉榕樹因為食葉害蟲朱紅毛斑蛾的侵襲,樹冠變禿,葉片脫落,每年三次受傷害,到了今年7月已經超過十次之多。由於香港政府於上世紀80年代發展粉嶺/上水新市鎮,粉嶺圍村民初期便與政府協定,將村前土地交予政府發展道路和公共設施,從此「伯公樹」所在之地便屬於官地,樹木便變成無人主動管理的「官地樹」。2019年香港的世紀榕樹蟲害朱紅毛斑蛾來襲,受傷的「伯公樹」唯有利用自身的儲備能量,自我修復一次又一次的蟲害葉損失情況,一般重新長葉都是需時1-2個月的,但是今年7月時的第二代朱紅毛斑蛾幼蟲的侵襲,令致「伯公樹」全株百分百光禿,碳(能量)衰竭死亡。四個月後的今天,樹冠上滿佈枯枝斷技,主枝、側枝和樹幹都呈現不同程度的腐朽、樹皮爆裂和長出真菌子實體,造成潛在的樹木安全隱患。政府負責的部門在接獲市民報告之後,隨即派員檢查和先移走危險斷裂部份,以防意外傷人。今日(21/11)開始便會移除整株危險樹木,徹底解決公眾安全問題。「伯公樹」在種植的一刻,已經被決定了他的宿命;他的一半在土地裏安詳,一半在風雨中飄揚,他在陽光下沐浴,為村民和過路人灑下清涼。他沉默的守在「伯公」背後,驕傲的自處,不倚靠、不淒涼。今天他無聲的走了,再別粉嶺圍。如果有來生,他還是要做一棵「伯公樹」。#粉嶺圍伯公樹 #無聲的走了 #如果有來生 #仍然做伯公樹老樹座標 22°29'46.0"N 114°08'04.9"E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96839991516842/Kevin Yuen

ProVecta 農用展著劑 矽油

14th November2024

ProVecta 農用展著劑 矽油

By with 0 Comments
 ProVecta  農用展著劑 矽油   ProVecta  農用展著劑 矽油   Polyether-modified heptamethyltrisiloxane-polyether-modified silicone oil   Specification XJY-207 Polyether-modified heptamethyltrisiloxane-polyether-modified silicone oil is a commonly used silicone surfactant and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to improve the surface diffusion effect of pesticides, improve the diffusion performance, and thereb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rugs.   Advantage 1. Super properties of wetness and

The Araucaria Family: Araucariaceae

14th November2024

The Araucaria Family: Araucariaceae

By with 0 Comments
 The Araucaria Family: AraucariaceaeCook pines (Araucaria columnaris) showing the natural pruning of lateral branches in deep shade. The whorls of lateral branches (appearing as bumps on the tree trunks) produce the striking knots in furniture and bowls made from this wood. Cook pines are native to New Caledonia and were introduced throughout the Hawaiian Islands.The slender, spirelike crow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