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氣生根發根試驗
榕樹的氣生根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與土壤接觸後形成支持根,針對榕樹過度擴展的橫向枝條,引導氣生根來作為支撐既不傷樹體、又能維持景觀上的和諧,是值得推廣的結構改良方法。一般而言,氣生根引導(簡稱導根)是從枝條上選取現有的氣生根,以管材引導到地面適合的位置,並於管內填充水苔等保水材料促進其生長,待氣生根接觸到地面,便會逐漸加粗成為支柱。當榕樹缺少氣生根,或發根位置都不具支撐的效益時,便需要從頭培養新的氣生根。我們嘗試對榕樹枝條施加不同的操作,比較氣生根發根的速度及數量。
最適合氣生根發育的溫度約攝氏22-28度,故建議於春夏兩季進行試驗,冬季因氣溫過低植物生長受到抑制,導致發根困難。宜選擇健康的母株,中熟不老化飽滿的健壯枝條,做割傷處理較容易發根,太老或太嫩的枝條容易失敗。
為比較包裹介質、刻傷枝條及浸泡發根劑對氣生根生長的影響,我們挑選了一株生長狀況良好的榕樹,對兩種不同直徑的枝條分別進行以下操作,包含對照組共12個樣本在內,安裝位置在設置當下都是沒有任何氣根的:
組別
|
枝條直徑
|
包裹介質
|
發根劑
|
刻傷
|
備註
|
A1
|
10-20cm
|
水苔
|
V
|
||
A2
|
10-20cm
|
水苔
|
|||
A3_X
|
10-20cm
|
水苔
|
X
|
||
A3_Y
|
10-20cm
|
水苔
|
Y
|
||
A4_X
|
10-20cm
|
水苔
|
X
|
V
|
|
A4_Y
|
10-20cm
|
水苔
|
Y
|
V
|
|
A0
|
10-20cm
|
對照組
|
|||
B1
|
<10cm
|
水苔
|
V
|
||
B2
|
<10cm
|
水苔
|
|||
B3_X
|
<10cm
|
水苔
|
X
|
||
B3_Y
|
<10cm
|
水苔
|
Y
|
||
B4_X
|
<10cm
|
水苔
|
X
|
V
|
|
B4_Y
|
<10cm
|
水苔
|
Y
|
V
|
|
B0
|
<10cm
|
對照組
|
實驗設置後經過30天,10組操作組及2組對照組中,對照組及大部分的操作組都沒有氣根發育,僅一個樣本(A4_X)生長出了大量的氣根,結果照片如下:
僅包裹水苔的樣本及包裹並浸泡發根劑的樣本經過一個月都沒有萌發新的氣生根。
刻傷後包裹並浸泡發根劑的樣本經過一個月後萌發了大量的氣生根。
(左:實驗前、右:實驗設置30天後)
初步的實驗結果差異非常顯著,令人振奮。接下來將會以本次實驗結果為基礎做更進一步的實驗,希望可以更了解榕樹氣根發生的機制!
延伸閱讀:最天然的樹木支撐法:氣生根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