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機制(Focal Mechanism) 地震海灘球

 你有聽過 #地震海灘球 ,或是 #震源機制解 的鼎鼎大名嗎?它可是地震學家的好工具!









透過震源機制 (Focal Mechanism) ,地震學家可以簡單又清楚地呈現 #斷層 的類型和錯動情形。


然而,這種長得像海灘球的震源機制解,到底要怎麼畫出來?灰色與白色,又各自代表什麼意思?


_________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斷層面、測站收到的地震波」的關係。


以逆斷層為例:


當產生逆斷層型態的錯動時,會出現一個 #斷層面(紅),而科學家會在通過震源的地方,畫出一個跟斷層面垂直的 #輔助面(藍) ,協助後續的分析。


接下來,透過斷層面跟輔助面,可以將震源的三維空間分成 4 個區域,2 個 #壓縮區(灰)、2 個 #拉張區(白)。


【灰色的壓縮區】

代表該區「遠離震源」,受到推力影響,地表測站得到「初動向上」的 P 波。


【白色的拉張區】

代表該區「靠近震源」,受到拉力影響,地表測站得到「初動向下」的 P 波。


因此,當科學家從測站收到地震波後,就可從測站紀錄的「初動」,成功分析出斷層面、輔助面的位置了!


接下來,科學家就會假想震源處有一顆球,並將壓縮區、拉張區的資料以「等面積下半球投影」的方式,畫出一個像是海灘球的圓形!


在逆斷層的案例中,會出現「中間灰色、旁邊白色」的海灘球;反之正斷層,會出現「中間白色、旁邊灰色」的結果;平移斷層則可看到四分的灰色與白色。


說到這裡,大家搞懂地震海灘球的原理了嗎?


中央氣象局發布的地震報告中,也會有震源機制的資料,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前往瀏覽唷!


延伸閱讀:

中研院地球所臺灣寬頻地震觀測網(BATS):地震斷層面解

https://reurl.cc/mvl29Y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百問-12. 何謂震源機制(Focal Mechanism)?

https://reurl.cc/aN1gvX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地震活動彙整

https://reurl.cc/pxL2y4 顯示較少


Share this:

CONVERSATION

0 意見:

張貼留言